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this video.

《淡淡幽情》是鄧麗君個人演藝事業處於顛峰時期的經典之作,這張碟中的十二首歌均選自宋詞名作,是經過了上千年曆史檢驗的文學精品,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後,由鄧麗君用她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唱出來,典雅、莊重又溫柔、多情,頗具唐宋風範。

鄧麗君是上帝派来的天使,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。

因為天主教堂會對貧窮家庭發放麵粉和食物,她在蘆洲天主教堂受洗成為天主教徒,童年常在天主堂附近玩耍和練歌。

鄧麗君出生在雲林縣的租住農舍,隨後全家跟軍隊遷徙,從台東到南部的屏東,再到台北縣的蘆洲,不過此時,父親已經退役,只在眷村賣北方麵食為生。 住宅簡易、環以竹籬笆的“眷村”是1949年來台的外省人的集體記憶,這也是鄧麗君最早的舞台。

台北縣蘆洲市中正路77巷防砲部隊眷村16號的故居已經拆除,本地對鄧麗君最有研究的文史工作者楊蓮福告訴記者,舊宅的照片已經拍下,將來會重建。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,這條街上的老字號中式餅屋,出售“小鄧餅”和“麗君餅”,據說,鄧小時候會在這裡買點心。

蘆洲當年的生活非常簡陋,鄧麗君一家七口,擠在十坪大的房子裡,只用簡單的樓層隔成上下之別的小閣樓, 蘆洲只要一下大雨就淹水,鄧麗君一家人,就躲在木板隔成的閣樓上,等待大水退去。

對於這個子女眾多的貧窮家庭,鄧麗君的天賦是一線光明。從9歲開始,這個瘦瘦的小姑娘就跟隨軍隊的“九三康樂隊”到處表演, 賺得的十數元演出費雖然微薄,仍然於家計不無小補。

因為貧窮而忙於表演,她唯一拿到畢業證書的學校是蘆洲國小。而今天,這裡的校史室恐怕是蘆洲留下她最多資料的地方。 她不太愛講話而且很乖,當時她留了很長的辮子, 有次坐她後面的同學惡作劇,把她的辮子綁在椅子上, 下課喊起立時,椅子就被她的辮子拉了起來, 但她的脾氣很好,也不生她後面同學的氣。

一切都是緣:當心裡治療師顏嘉琪遇見密宗黑教林雲大師。